中新網湖北新聞11月27日電 (徐琦)“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今年1至9月,襄陽市樊城區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15個,簽約項目合同正式投資額736.98億元。前三季度,該區新增市場主體12253戶,數量位居全市前列……
營商環境是投資“風向標”、發展“晴雨表”。一項項亮眼的數據共同描繪出一條昂揚向上的發展曲線,見證了樊城區優化營商環境的良好成效。
一流的營商環境是最好的“梧桐樹”、最大的“吸鐵石”。今年以來,樊城區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聚焦企業群眾政務服務需求和關鍵小事真抓實干緊抓快干,大力創新優化政務服務,賦能營商環境蝶變升級。
高位推動 好政策激發新活力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在襄陽都市圈建設新征程中如何展現中心城區應有擔當與作為、干出應有地位與身位,如何實現“彎道超車”、吸引更多的企業到這里投資興業?
樊城區委、區政府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今年新春第一會,區委經濟工作暨作風建設“實干年”動員大會召開,明確提出要把市場主體當做最寶貴的資源,讓營商環境更有溫度,讓政策紅利充分釋放,讓惠企服務成為本職,全面催生經濟活力。
樊城審時度勢順勢而為,將優化政務服務放在全市全省探索“放管服”改革試驗區創新區先行區的格局中去思考去落實,圍繞打造“全市最佳、全省一流”政務服務環境的目標定位,堅持通盤考量、頂層設計、制度安排,印發《樊城區優化政務環境工作方案》,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三化”建設、改革創新賦能、智慧政務等五個方面、“一網通辦、一事聯辦”等15個具體任務作為全區各部門、各鎮街政務服務工作重心,推動自然人和法人全生命周期服務。
“窗口前移、服務前傾、區鎮(街)聯動”等一批創新性惠民性實效性項目落地見效,以“改革走前列、服務當標桿”的姿態推動全區政務服務營商環境建設。
截至今年9月,樊城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05340戶,市場主體滿意度位于全市第一方陣。此刻的樊城活力涌動,正成為企業發展的“沃土”、投資興業的“寶地”。
優化服務“軟環境” 拼出發展“硬實力”
10月17日,致盛·華中紡織服裝產業園項目簽約儀式暨新滬商、上海皖鄂商會企業家襄陽行活動在樊城舉行。該項目正式簽約落地,將為襄陽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增添亮麗色彩,注入強勁動能。
優化發展環境要找準著力點,這個著力點在哪里?就在“服務”二字上。因此,樊城區把轉變政府職能、變管理為服務作為打造便捷高效政務環境的治本之策。
“從對接洽談到落地簽約,襄陽市、樊城區各級領導多次蒞臨公司,事無巨細地提供‘保姆式’貼心服務,極大地增強了投資襄陽的信心和決心。”上海致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潤斌說。
“組織開展金融服務,引導金融機構開發特色金融產品,為紡織服裝類中小微企業提供500萬元以下貸款,緩解紡織企業流動資金少、抵押物不足的問題。支持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全力開辟服裝設計等行業發展新領域新賽道,積極營造具有競爭力的新業態。”樊城區經信局局長武琳介紹。
同時,該區利用重點項目云平臺APP,充分發揮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化技術在行政管理活動中的“指揮棒”、“督查隊”作用,緊扣看進度、查責任、易監督、提質效四個重點,做到觀、管、促一體,更好地促進全區重點項目建設。
注“法治活水” 潤“營商之田”
樊城區作為襄陽市中心城區,是經濟、交通、信息、物流中心,轄區企業眾多,但受疫情影響,近年來不少企業進入破產程序,為助力挽救困境企業,該區法院大膽試、自主改,制定《破產財產查詢及處置機制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在常態化破產審判府院聯動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破產案件辦理機制。
同時,樊城區法院將信用修復機制運用到破產重整企業,及時終止失信懲戒,屏蔽失信信息,并協調相關單位為其重塑信用體系,從法治層面助力企業重整復蘇、重返賽道、加快發展。
今年6月,樊城法院“優化破產財產查詢及處置機制”改革事項入圍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區創建試點。
“乘著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先行試點改革的東風,樊城法院將積極推動改革落地見效,遵循法治化路徑,持續創新破產案件辦理機制,合力解決破產案件中的難點,不斷提升破產案件辦理質效,促進市場主體加快出清和重整和解,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以‘小切口’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大變化’。”樊城法院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該區法院已為襄陽雅可商務區開發有限公司、湖北佳貝食品有限公司、湖北楚工龍泰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等破產重整企業出具信用修復證明,為企業涅槃重生消除障礙。(完)
【編輯: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