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湖北新聞4月18日電 (秦飛雁)為助力湖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湖北實踐。4月15日至17日,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湖北省主委楊云彥率省文旅廳等單位有關負責人到荊門調研文旅產業發展。其間,調研組特地來到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了解遺址公園對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價值符合和文化產品的開發推廣情況。
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主體遺存年代距今約5300-4500年,是面積達2.84平方公里的新石器時代大型環壕聚落遺址。創造屈家嶺文化的先民是三苗人,與史籍記載“禹征三苗”相對。出土的稻作遺存、陶器、石器等文物,見證了長江中游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輝煌階段。尤其遺址發現的史前稻作遺存,屬長江中游首次,率先打破了中國水稻“外來”學說。
在遺址博物館展廳,磨制石器、蛋殼彩陶杯、玉鉞、磨光黑陶、彩陶紡輪……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展現在調研組面前。造型獨特的雙腹豆、雙腹碗、雙腹鼎、壺形器等陶器,無不昭示著屈家嶺文化的內涵。
為了保護屈家嶺文化遺址,荊門市人大常委會制定了地方性法規《荊門市屈家嶺遺址保護條例》,確立了“四保一活”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分區保護,科學劃分保護范圍和建筑控制地帶,分類采取保護措施;用地保留,將遺址保護范圍內土地調整為文物古跡建設用地;資金保有,將遺址公園營運管護的經費來源,明確為市財政和管理區共同承擔;機構保障,調整充實遺址管理機構職責,在大遺址行使相對集中綜合執法權;活化業態,鼓勵開展海外統戰、文化交流,發展影視基地,開發文創產品,讓遺址活起來。
講解員介紹,去年4月,中共荊門市委統戰部的“首屈一址”——海外統戰示范基地在遺址公園的博物館建立。海外同胞、僑胞紛沓而至,尋“耕”歸心。
去年8月11日,“首屈一址”迎來英、美、加、法、日、澳、芬七國華裔“追跡中國”夏令營的少年營員們。同年10月30日,“首屈一址”迎來了臺灣高雄二十多名湖北老鄉組成參訪團。屈家嶺管理委員會引進了多家企業,應用古法制作陶器等工藝品,活化歷史遺存,暢銷海外。
“屈家嶺遺址公園挖掘了中華文化價值,激勵海內外炎黃子孫歸心向祖。”調研組一行駐足古樸、厚重的遺址公園,有感而發。
調研組對遺址考古公園的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議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文化遺產工作實踐;進一步加強高質量遺址文創產品供給,提升品牌美譽度;進一步守正創新,深挖遺址文化資源,發揮遺址文化資源在愛國主義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作用。(完)
【編輯: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