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湖北新聞10月12日電 (馬芙蓉 陳徽)10月12日,由武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黃志雄帶領課題組撰寫的研究報告——《紅十字、紅新月與紅水晶“數字標志”項目:緣起、挑戰與未來行動建議》(簡稱“紅十字‘數字標志’研究報告”)在武漢發布。
“數字標志”是用來識別受保護實體的數字記號,以明確標識具備這一標志的實體享有國際人道法上的特殊保護且必須受到保護、免遭傷害。2022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正式宣告“數字標志”項目并公布了研究進展。
在紅十字國際學院支持下,黃志雄教授團隊開展了紅十字“數字標志”項目研究,系統梳理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數字標志”項目的發起背景、意義,風險、技術與法律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完善“數字標志”的中國立場、對策與國際行動方案。
報告指出,“數字標志”有利于潛在網絡攻擊者識別受保護實體的數字設施、數據與服務,并對惡意行為體產生震懾作用;同時,有助于推動國際人道法在網絡空間的澄清與發展。但也存在易被濫用、易暴露受保護實體等風險。但綜合而言,利大于弊。
報告呼吁,國際社會聯手推動“數字標志”的正向發展,積極探索和發揮其潛在效用。各方在共商共議基礎上,應就完善“數字標志”的技術與法律設計、相關機制的籌劃及未來場景推演等方面加強交流合作;應通過國際和國內層面的法律聯動,加強在和平時期對醫療機構與人道組織的保護。(完)
【編輯: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