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創新創業生態加速形成——三年新增90多萬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通訊員 馮軍強
虛擬人跨進“流水線”
高校學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他們手握現代科學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將新奇的想法變為現實。在“雙創周”湖北會場主題展示區,就展出了多姿多彩的創意。
頭戴表情識別裝置,手腳穿上多個動作捕捉傳感器,隨著真人的動作,電腦屏幕上的三維虛擬人物也做出了一樣的表情和動作。這是武漢生命漣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的數字虛擬人產品,這家公司成員大多為高校博士,成立3年多,產品已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虛擬人是計算機空間里的人類虛擬形象,是真人的數字投射。“傳統的數字人制作,主要靠美術手工制作,效率低、成本高。”公司技術負責人張乾介紹。這項技術可高效生成數字人,可說是一步跨進了“流水線”。
武漢威和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的展臺上,放著3個造型科幻、色彩鮮艷的面罩。炫酷的外表下,居然是電焊工人使用的自動變光防護面罩。
公司副總經理姚輝介紹,自動變光防護面罩用的是液晶鏡片,它能隨著外部光的強度自動改變感光度,焊接作業時,工人可一直戴著面罩,更方便更安全。而且,面罩上帶有小塊的太陽能光伏板,電焊弧光就是液晶鏡片的電力來源,其中高端面罩價值幾百元一個。
有的創業者還希望為社會多做有益的事。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工程專業博士盛建中的團隊,擅長圖像修復技術,一張老照片即使褪色到肉眼無法辨認,他們也能修復出清晰的人像。
這項技術被他們開發成“AI寶貝”,用于幫助尋找失蹤多年的兒童。去年3月,他們將修復后的高清照片做成“尋親膠帶”,一時引起轟動。目前,他們幫助公安機關找回了幾名失蹤多年的兒童,還累計為1000多名失蹤兒童免費修復了模糊照片。
經過多年推動,大學生創業創新在湖北逐漸形成生態。近3年來,全省新增93.9萬名高校畢業生在鄂就業創業。
一個創業園培育300多家企業
高校學生創業,有知識沒經驗怎么辦?“大學生創業園8年培育企業達311家,目前存活率超過50%,培育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湖北工業大學校長彭育園在啟動儀式上透露。
湖工大將雙創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課程、平臺、項目、競賽、孵化有機銜接,自2014年開始,每年寒暑假,分別設置2—4周短學期開展學科競賽、科技創新、創業實踐等實踐活動。
新的人才培養機制,使得學校先后涌現出全國創業英雄10強錢立權、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趙湖北、全國創業英雄100強蔡青、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袁治航等一批先進典型。近年來,湖工大畢業生去向落實率均在95%以上,留鄂就業創業比例近60%。2020—2021年,包括良品鋪子、共同藥業在內的5家校友企業分別在上海、深圳和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湖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目前,我省建設了6所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115個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打造一批創新創業一流課程。深入實施“荊楚卓越人才”育人工程和創業培訓“馬蘭花計劃”,選聘1000名專家組建“湖北創新創業導師庫”,遴選“產業教授”舉辦59期“創立方”大學生創業大講堂和訓練營,校企、校地、校所協同共育在全省鋪開。
投入22.5億元扶持大學生創業就業
創業往往起步艱難,給創業者一陣“及時雨”,可能收獲超出預期的碩果。
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莉莉對此有感觸。“創業之初,我們在研發上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但產品還沒有打開市場,企業一時難以為繼。正當一籌莫展之時,東湖高新管委會推出了3551人才政策,讓我們及時享受到了160萬元的資金補貼。”
160萬元說多不多,但對當時的公司卻彌足珍貴。這筆錢使公司率先在國內推出高通量智能化POCT免疫層析檢測平臺,在市場上一炮而紅。那一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倍。
好的營商環境為明德創業提供了一片廣闊天地,唯有持之以恒報效祖國。陳莉莉透露,今年上半年,公司取得了營收超過50億的亮眼成績。
在湖北,對創業創新的支撐已呈現多元化、全方位格局。目前,我省高標準建成2個國家級、9個省級院校雙創示范基地,69個省級大學生創業基地和49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聚焦重點產業領域布局建設12個大學科技園、18個院校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26個高校專利轉化運營基地,構建形成梯次搭配、全域支撐的平臺體系。
在政策方面,我省部署推進“才聚荊楚”工程,出臺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24條”、促進就業創業“20條”,圍繞創業培訓、融資服務、項目扶持、稅費減免等關鍵環節持續發力。同時,更大力度推進財稅扶持和金融支持。截至目前,省級層面共投入22.5億元扶持1.5萬余個大學生創業就業項目。
【編輯: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