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省文旅普查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記者從遠安文旅資源普查組獲悉,當地新發現一種帶有黑白交錯、波折起伏紋路的石頭,此類石頭頗具觀賞價值,受到外地游客青睞。經普查組地質專家們研究認為,該石頭形成于5.5億至5.4億年前的埃迪卡拉紀末期的淺海環境。
此類石頭發現于宜昌市遠安縣嫘祖鎮北部地區。普查組專家、省地質局地質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趙璧介紹,嫘祖鎮為一典型山區,當地村民經常在大小山間河道收集具有觀賞價值的滾石作為商品出售,普查組偶然在一些售賣者家中發現部分石頭的外觀、紋路十分相似,觀賞價值較高,顯然它們來自同一地點和層位。經多方溯源調查,專家們終于在遠安縣和夷陵區交界的山頂部位發現了產出該類巖石的原始地層。
“當地村民稱該類觀賞石為流紋石,具有黑白交錯、波折起伏的紋路,給人以云卷云舒、海浪翻涌之遐想空間。”趙璧介紹,這類石頭和湖北省清江畫面石、云錦石、漢江石等著名觀賞石種相比,別具一番風味,頗受外地游客青睞。
經普查組專家觀察研究發現,石頭所在地層形成于距今5.5億至5.4億年的埃迪卡拉紀末期的淺海環境,地層被稱為“燈影組”,由李四光根據湖北西陵峽燈影石命名的“燈影石灰巖”演變而來。巖石中的黑色條帶多為堅硬的硅質礦物集合體,白色條帶則大部分是白云巖,遇酸會發生溶蝕,自然風化后還會顯現“刀砍紋”。“兩種條帶的交互沉積反映了當時海洋化學環境呈現周期性變化。其獨特的紋路,推測是在沉積過程中,未固結的海床沉積物受到局部風暴事件的輕微擾動,從而形成多個‘立體螺旋狀’又‘藕斷絲連’的層理。”趙璧介紹,這種特殊層理又被稱為丘狀層理,是一種典型的局部沉積現象,為該觀賞石資源稀少提供了解答。
遠安縣文旅資源普查工作負責人鄒亞銳認為,作為遠古地史時期海洋動蕩環境下形成的特殊巖石,流紋石的科學價值意義也應被進一步挖掘,不僅可以展示遠安的美麗形象和地下豐饒的物產,也可以幫助人們理解這片土地自遠古以來的滄海桑田演變,吸引更多人來探索和了解這里的自然秘境,領略鄂西大山的古老與神奇。(來源:湖北日報 記者林晶、通訊員許錚、黃彬)
【編輯: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