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湖北新聞9月23日電 (汪麗玲 鄧爽)“升級訴訟服務大廳11000余平方米”“武漢兩級法院網上立案數9.7萬余件”“一審民事網上立案率87%”“電子送達文書26.7萬件”“83.67%訴訟費在線交納”……
近年來,武漢法院創新打造一站式便民工程,全力推進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努力實現“訴訟跑一站、事務一網清”。
“線上+線下”:開啟立案加速度
小吳收到一條信息:“您的立案申請已審核通過。”
“網上立案還是挺方便的,外地人到武漢打官司,不用專門跑一趟了,用手機就可以操作。”小吳由衷感到驚喜。
“過去立案只能到立案大廳現場立,對當事人,尤其是外地當事人來說,非常不方便。”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負責人介紹:“現在我們依托智能自助設備、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平臺等,建成‘當場立、自助立、網上立、跨域立’四位一體的立體化立案模式。”
“線上立”從“無到有”已經建立,如何做到“從有到優”、讓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改革帶來的便利?
線上,“一站到位”。對外發布《訴訟服務十項便民舉措》,承諾網上立案后無需另行提交紙質材料,統一全市法院立案標準和必備材料清單,設立執行事務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一件件舉措,讓線上立案便民高效。
線下,“一次辦好”。公示立案清單,制作辦理流程圖,規范訴服中心工作,設置全域訴服、多元解紛、執行事務等功能分區,明確各崗位人員職責……一項項制度,讓線下立案規范有序。
從“單一立案”到“四位一體”,歷經多年探索,依托科技打破地域阻隔和時空限制,武漢法院全面形成“線上+線下”立體化立案服務模式,給人民群眾帶來可感可觸的服務體驗。
“在線移+在線退”:案件流轉更高效
“現在案子‘轉’得真快,上訴沒多久,就收到了二審立案信息。”張律師感嘆道。
想讓程序高速“轉”起來,訴訟案卷流轉效率是關鍵。
訴訟案卷流轉是訴訟服務中重要的一環。武漢中院立案一庭負責人介紹,“去年,我們針對案卷流轉效率開展專題調研,發現存在節點把控不嚴、對接程序復雜等問題。”
問題找到了,解題思路也就清晰了。
優化機制,以“制度化”把關流程。將“下對上”和“上對下”移送歸口立案部門統籌,明確移送材料內容、節點時限,簡化對接流程,確保訴訟案卷流轉有規則有體系。
依托技術,以“信息化”精細管控。在審判管理系統中,增加“上訴移送”和“退卷”模塊,線下材料移送的同時,線上同步流轉,全流程節點限時提醒。
全鏈管理,以“集約化”促推效率。建立考核體系,分類設置流轉時間上限,建立專門臺賬,定期統計數據,全周期管控。
通過制度化、集約化和信息化手段,打造“在線移”和“在線退”機制,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民事案件上訴移送時間同比減少27天,退卷時間同比減少13天。
“集約送+即刻達”:掌上訴訟更便利
在民事訴訟中,高效送達對提升審判效率至關重要。
“送達難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前期‘查人難’,很多原告無法提供被告有效地址,上門找人難,”一名法官感嘆,“二是送達程序復雜,需要制作文書、簽章、找人、遞交,當事人也要多次往返法院接收文書,耗費雙方大量時間。”據統計,武漢法院每年各類訴訟文書至少需要進行數百萬次以上的送達。
如何提升審判效率,讓公平正義加速跑起來?
近年來,武漢中院積極構建集約送達機制,重塑武漢法院送達流程。
科技賦能,搭建“一平臺二中心”——建設武漢市集約送達平臺,建立送達中心和呼叫中心,應用線上平臺集約所有送達程序。
數據支撐,充實地址信息庫——對接全國地址信息庫和三大運營商,利用信息數據庫,及時查找當事人下落。
規范保障,完善集約送達流程——規范集約送達工作,明確送達程序步驟、工作要求,隨機檢查送達記錄。
“審判人員一鍵發起送達任務,系統即可生成送達文書,自動加蓋電子簽章,并完成智能送達,整個過程只需要半小時,當事人就能在手機上收到文書。”送達中心工作人員介紹。
目前集約送達已全面應用于民事、行政、執行案件。2024年1-6月,武漢兩級法院集約送達132萬次,電子送達77.8萬次,96%的案件通過集約送達方式完成。
走進武漢中院訴訟服務中心,“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字樣格外醒目。砥礪前行的武漢法院,將持續精耕“一站式”訴訟服務“武漢樣板”,讓“為人民司法”擲地有聲,讓公平正義加速抵達。(完)
【編輯: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