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要求堅持全面轉型、協同轉型、創新轉型、安全轉型,全方位、全領域、全地域推進綠色轉型。
武漢市江漢區轄區面積28.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4.79萬人,經濟密度57.5億元/平方公里,是武漢市面積最小、人口密度和經濟密度最高的中心城區。
站在“楚中第一繁盛處”,江漢區較早認識到粗放發展方式不可持續,要堅持“厚植優勢、補齊短板、精明增長、品質發展”,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江漢區堅持全面轉型、協同轉型、創新轉型和安全轉型,把創新驅動作為城區發展主導戰略,全面推動省委“五個以”的實踐體系框架、“五個一”的省級發展調控機制,以及市委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動“三個優勢轉化”,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的精神落實落地。
領跑新賽道,展現新圖景。如今,江漢區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提出的奮斗目標,已成為現實:2022年以來,江漢區GDP增速持續領跑武漢市中心城區,且連年入選全國百強區、創新百強區、投資競爭力百強區和幸福百強區。
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面積最小的城區,GDP增速一路領跑
明月千秋照,江河萬古流。9月14日晚,長江文化藝術季在武漢啟幕,水上、岸邊、空中,主題光影秀、煙火秀、無人機表演等輪番上演,唱響一江璀璨。
地處長江與漢江交匯處的江漢區,在絕佳位置目睹了全城錦繡,正加速攜手轄區航運龍頭企業,醞釀文旅大動作。屆時,游客從這里的港口登上游輪,此般勝景將盡收眼底。
前瞻性的眼光,源自江漢區打造現代航運服務業集聚區的堅定決心。自明清時期起,這里便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如今,交通運輸業全口徑年產值逾200億元,占全市的10.2%。
這里不僅有長航集團、湖北港口資本、上港集團長江物流湖北有限公司等業界巨頭,還有搭建了華中地區首個智慧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的“新勢力”企業長江新絲路國際物流集團。
8月中旬,江漢區召開打造現代航運服務業集聚區座談會,匯聚院士專家、國家部委、龍頭企業代表等60余人的智慧,為推動轉型發展,助力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出謀劃策。
從獲批“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到躋身十大“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示范典型”,江漢區對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的探索,從未止步。在第三產業占比達95.2%、遙遙領先其他城區的基礎上,江漢區率先從調結構中尋找新動能。
堅持現代服務業的主攻方向,該區構建了總部經濟引領、數字經濟賦能,以現代金融、商貿物流、商務服務為主導產業,以信息技術、文化創意、智能建造、生命健康、綠色低碳為新興產業的“235”現代化產業體系。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區生產性服務業高速增長。其中,以信息技術、商務服務為代表的營利性服務業營收增速居中心城區第一,其他交通運輸和倉儲業營收增速位居中心城區第三。
“十四五”以來,江漢區生產性服務業占比已達64.6%,比“十三五”末提升了4.5個百分點。同時,房地產開發投資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為中心城區最低。
“產業是中心城區發展的基石。”江漢區委主要負責人強調,作為武漢市面積最小的經濟大區,近年來,江漢區GDP、服務業增加值等重點指標實現逆勢增長,表明全區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已經形成。
創新“試驗田”屢結碩果 無高校的城區,凈增高新技術企業中心城區第一
傳統的燃氣管道巡檢,量大、效率低,且記錄繁瑣。在武漢,通過引入區塊鏈技術構建的“燃氣巡檢鏈上監管”系統,可對供氣企業巡檢數據進行高效、低耗、可信監督。
最近,由湖北郵電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武漢市數據局申報的這一案例,作為我省唯一項目,入選國家數據局發布的“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
好消息不斷傳來——近日武漢市發布軟件行業百強企業,江漢區9家企業上榜,數量在全市各區中排名第三。今年上半年,該區組織高新技術企業注冊150家,創新園區認定4萬平方米,凈增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載體建設兩項指標分別排名中心城區第一、第二位。
這樣的成績對江漢區實屬不易。作為沒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城區,江漢區聚焦“網”“云”“智”“鏈”“數”五大領域,全面推動城區數字化轉型,深度挖掘大量應用場景和數據資源的價值,從需求端發力,推進數字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2021年,全國第一朵“城市云”武漢云在江漢啟用。依托這一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平臺,江漢區正組建運營新型研發機構——江漢實驗室,打造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體系化(標準化)生態企業聚集地。
加快培育綠色低碳產業,江漢區深化與三峽電能研究院、中貝新能源、湖北頂好等企業、研究機構合作,在大型商業體、居住區、學校、醫院、園區推廣綠色低碳應用。
2022年,中國船級社(CCS)新能源與綠色技術水上應用安全實驗室入駐。兩年間,這里聚集了一批頂級專家、學者、頭部企業,成為國內外研究全球航運低碳發展的重要平臺。
布局未來產業,江漢區推進以“用”為導向的科技創新,瞄準人形機器人、元宇宙等細分領域精準發力。
依托與頭部企業優必選的合作,該區積極爭取省市產業投資基金,加強消費機器人、商用服務機器人的研發和創新,拓展在醫療、家政、物流、會展等領域的應用研發和場景推廣。
元宇宙領域,在江漢路步行街融合應用增強現實、虛擬現實、數字孿生等關鍵技術,打造線上線下結合的元宇宙潮流商圈。
據統計,2021年以來,江漢區把全域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試驗場,常態化開展場景應用征集、揭榜掛帥等活動,累計發布應用場景106個,其中18個場景項目入選省、市資源池和典型案例。
協同轉型統籌“產城人”融合發展 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區,“多件事辦成一件事”
去年底,住建部印發《完整社區建設案例集(第一批)》,江漢區唐家墩街道八古墩社區成為全省唯一入選全國首批10個完整社區樣板名單的社區。
八古墩社區,有以中百宿舍為代表的“祖輩”老舊小區,有頂琇晶城“父輩”中年小區,有漢和蕙苑這樣的“少年”式小區,還有“嬰孩”萬科公園5號小區。整個轄區呈現老年人多、居民小區構成多樣的特點。
江漢區老舊小區多、基礎設施陳舊,長期以來存在城市管理水平不精細、規模化作業效率不高、資源服務碎片化等問題。像八古墩社區這樣“新舊雜陳”的社區,在江漢極為常見。
2020年,該區統籌“產城人”融合發展,以全生命周期理念推進城區協調發展,以市場化方式解決治理難題,推動區屬國企武漢金融街集團與行業龍頭企業合資成立江漢城資公司,啟動物業城市改革試點,探索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打包服務。
八古墩社區整體接入江漢城資公司智慧運營調度平臺后,通過安裝人臉識別門禁、梯控感應系統、高空拋物攝像頭等設備,以及在巡邏車、消防車上安裝實時定位設備,數字化集成轄區住宅、商業、醫療、教育、交通等資源信息,實現智慧物業管理服務。
如今,物業城市改革已實現江漢區12條街道全覆蓋,借助“線上遠程調度+線下現場執行”模式,主動發現城市管理治理存在的問題,精準調度解決問題,既提升服務品質,也降低人力成本。
2022年,江漢區“全域智能運營”城市治理模式榮獲工信部ICT中國最佳創新先鋒案例。在此基礎上,該區制定《“數字江漢”總體規劃(2023—2025年)》,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實現城區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機交互、智慧管理轉變。
“統籌經濟社會各領域相互支撐、相互促進作用,推動產業發展、城市管理、社會治理等工作深度融合、協同發力,把‘多件事干成一件事’。”江漢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該區堅持協同轉型,加快探索“共同締造理念+市場化辦法+數智化手段”系統解決治理難題,及時回應和滿足群眾多元需求。
策劃:中共武漢市江漢區委宣傳部
撰文:吳漢 江軒
供圖:江軒
【編輯: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