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9日電 (柳朝霞 張仕志)“真沒想到,不用出門就能拿回拖欠了六年的工資。”近期,保康縣“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通過線上調解,成功解決一起拖欠勞務工資的案件。
9月2日上午,保康縣“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接到保康法院委派的鄭某起訴邱某拖欠勞務工資的網上案件。
工會調解員張仕志在知曉案情后,立刻與被告邱某取得聯系。他向邱某詳細解釋通過訴前調解程序處理案件能夠降低雙方訴訟成本,這對雙方都有益處。在向邱某闡明相關法律規定以及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后,由于邱某正在外地做工程,便同意通過電話和微信在線協調此事。工會調解員及時與原被告互加微信,將調解告知書等法律文書通過微信發給雙方當事人填寫后再發回。
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工會調解員通過電話和微信不斷協調督促。被告邱某分兩次以微信轉賬的方式將所欠鄭某的工資轉給調解員,再由調解員轉交給原告鄭某,同時指導鄭某出具結案證明等材料。收到工資款后,鄭某連連表示感謝。
這起案件的成功調解只是保康縣“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日常工作的一個典型事例。自工作室掛牌成立以來,已受理勞動爭議案件286件,調解280件,結案率達97.9%,其中成功調解269件,調解成功率為96.1%,涉及金額700萬余元。
在這個過程中,工會發揮著重要的職能作用。2023年3月和2024年9月,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的2名工會調解員先后被襄陽市總工會授予襄陽市工會十佳勞動爭議調解員和優秀調解員稱號;2023年6月,保康法院《遠程視頻成功調處欠薪六年半的集團案》被省高院制作的《“法院+工會”典型案例匯編》收錄,打造出“法院+工會”工作的“保康樣板”。
近年來,縣總工會積極與縣法院、縣人社局、縣檢察院等緊密協作,先后成立了“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保康縣“人社+工會”勞動爭議裁調對接工作室、保康縣勞動爭議“一站式”多元化解聯動處置中心、保康縣“檢察+工會”支持起訴工作室等。通過整合各方資源,構建并完善了“人大+法院+檢察+人社+司法+工會+N”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機制,強化了“商、調、裁、訴、援、執”各環節間的銜接與配合,形成了具有保康特色的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新格局。這一格局的形成,讓工會能夠更好地履行職能,為當事人提供更優質、便捷的司法服務,努力在訴前化解矛盾糾紛,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遇到困難時有“娘家”可回。(完)
【編輯:劉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