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湖北新聞1月10日電 (袁知欽)冬日暖陽里,走進大冶羅家橋街道新進村畈口周灣,周邊的村民和企業職工在體育文化廣場上散步、運動、健身、遛娃……一片溫馨和諧、其樂融融的景象。
近年來,新進村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建成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的體育文化廣場。自去年9月份“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開展以來,畈口周灣依托文體基礎設施,以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重點,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灣組共謀共建共管共評,譜寫幸福生活新篇章。
集思廣益 “獨角戲”變“合奏曲”
畈口周灣一直缺少村民議事場所,平日有事都在灣組門口的廣場上商量,但在酷暑嚴寒時節或遇到刮風下雨就很不方便。在灣組召開的一次星空夜話群眾座談會上,年近七旬的老人周曙和提出灣組有個廢棄的磨坊,可以合理利用起來。在村民共同打造下,破舊的“老磨坊”成為古色古香的“議事堂”。
這是群眾參與決策共謀的一個縮影。畈口周灣堅持以群眾自主選擇的房前屋后環境改善、基礎設施配套等惠民小項目為載體,通過各種方式匯聚民智、凝聚民心,推動村民由“旁觀者”向“參與者”轉變。
一是完善議事機制。通過進村入戶和召開黨員中心戶聯絡會、黨員代表大會、村民小組會議、村民理事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等方式,廣泛征求意見。
二是創新組織模式。開展“星空夜話”“板凳會”等活動,和群眾一起解決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通過中秋節邀請鄉賢能人舉辦茶話會和微信遠程聯系等方式,共商灣組發展,并號召他們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
三是明確議事決策流程。將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梳理,通過灣組會、村民代表會進行商議,經村“兩委”綜合討論后確定近期、中期、遠期實施項目,分別形成建設方案,進行公示后再開工,真正把決策權交給群眾。前期已召開群眾座談會20余次,收集意見和建議13條,確定實施項目10個。
聚水成涓 “村委干”到“一起干”
得益于前幾年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畈口周灣具有較好的條件基礎,新進村“兩委”定下不搞大拆大建,以完善基礎設施、管護好各類體育文化設施為主的工作總基調。
該灣體育文化廣場有港渠環繞而過,由于周邊每天來廣場娛樂休閑的人較多,水面經常漂浮著各種白色垃圾,水體污染嚴重。自共同締造活動開展以來,群眾積極投工投勞參與港渠清理工作,村民自發組建志愿服務隊到港渠兩側住戶家進行入戶宣傳,環境整治專班落實了專人實施責任包保,慢慢地,港渠里的垃圾越來越少了,水也更清了。
畈口周灣組建“縱向到底”四級組織架構,引導群眾成立“橫向到邊”的六組兩隊自治組織,激發群眾積極參與灣組公約制定、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公共基礎設施維護、平安村莊建設,共同創造有序空間和宜居環境。
活動前期,為宣傳發動群眾,讓群眾對共同締造有初步了解,畈口周灣黨員帶頭投工投勞,對灣組破損道路進行了維修,對公共區域雜草、垃圾進行清除清掃。通過召開群眾大會、發放共同締造倡議書等方式,鼓勵在外能人、在村鄉賢等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智力支持。
在黨員及鄉賢能人帶動下,畈口周灣群眾也積極投工投勞。截至目前,共籌集資金1萬余元,投工70人次共500余小時,完成了道路硬化、港渠清理、文化長廊建設和道路維修等項目,路燈安裝、公廁修建、河道改造、群眾議事廳等項目正在推進中。
推陳出新 “人跑腿”變“數據跑路”
畈口周灣落實政務服務改革要求,推進“一窗通辦”“政務服務+志愿服務”“互聯網+”等模式,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讓群眾少折騰、不折騰。
借助“云幫辦”平臺,打造“互聯網+政務服務”。群眾只需微信掃碼進入“云幫辦”小程序,即可通過線上自助申請或一鍵呼叫人工完成幫代辦申請,幫代辦專員針對不同人群需求,可提供在線業務指導自主申報、上門接件幫代辦等個性化服務。
賦能民意收集。實行不定期線上問卷調查,及時獲取村民意見建議。通過“問卷星”小程序及微信群發放問卷調查,對共同締造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綜合測評,及時跟蹤群眾意見。截至目前,發放調查問卷綜合評、逐個評4種,收集問卷100余份,收到意見建議30余條。
賦能宣傳教育。持續開展防范網絡電信詐騙、禁毒、網絡賭博、非法集資、養老詐騙等宣傳活動。進村入戶開展關注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活動,提高群眾網絡詐騙識別能力。以多種方式推廣學習強國、荊楚書香APP,推動群眾實現線上24小時自由學習閱讀,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完)
【編輯:裴春梅】